书香盈室,盼皆如期。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每一次深耕都是为了更好地抵达课堂深处。2025年10月13日,丁春莲老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德忠楼一楼阶梯教室召开市级课题《多学科融合背景下的高中〈红楼梦〉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总结与展望会议,此次会议由徐艳丽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欧丹老师对此次课题研究进行了概述。《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教学却长期面临“难教、难读、难懂”的困境。在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呼唤下,课题组成员以“跨学科融合”为突破口,开启了一场从“教红楼”到“用红楼育人”的深刻变革。自2024年春始,课题组历经理论准备、实践探索与反思凝练,逐步构建起多学科融合资源包,创新推出“双师协作”“主题项目”等多元教学模式,让《红楼梦》走出语文课堂的藩篱,与音乐、美术、历史、心理等学科展开深度对话。
两载耕耘,终见花开。杨帆老师和蒋代玉老师对此次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展示。课题组精心打磨了14个成熟课例,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的跨学科教学策略,如“情感共鸣”“形象具象化”“心理透视”“情境再现”等策略,为同类教学实践提供了方法参考。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不再是经典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主动的建构者。最终,收集到学生创作的《红楼梦》人物肖像画50余幅、大观园平面图/模型10余个、心理分析小论文30余篇、改编剧本片段5个。“原来《红楼梦》这么酷!”学生的这句感叹,道出了教学变革最动人的回响,也激励着老师们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路径。
融合之路,道阻且长。课题组成员在实践探索中也在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反思:学科融合的“化学反应”仍需深化,跨学科备课的机制尚待完善,教师知识结构的“峡谷”还需跨越。这些反思,恰是前行的动力。未来,课题组的老师们将继续聚焦深度融合、创新组织机制、构建评估体系、提升教师能力,让跨学科教学从“形式新”走向“内涵丰”。
总结大会的举行,为这段研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却开启了更广阔的教育征程。在课题主持人丁春莲老师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将持续深化研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与辐射,以研究引领教学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这段关于《红楼梦》的教学探索会继续走深、走实、走远,奔向那充满无限可能的远方。
图文|徐艳丽
编辑|李游佳
一审|丁春莲
二审|赵爽
三审|张忠华 谭美金
上一篇:【苾园辐射】罗甸两校教师到贵阳一中跟岗学习
下一篇:体育筑梁连中外,青春振楫越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