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我校开启了新学年的序章,继续用“不破不立”的教育哲学引领全校教师更新认知,精进业务,完成自我革命式的生长蜕变。
下午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会,邀请到的专家是来自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王东丽。她以《筑牢校园法治防线·守护学生健康成长》为题,结合长期办案经验,以案说法,解读了强制报告的含义,未成年案件的纠纷处理,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及师德师风建设四方面的内容。警示我们教师作为学生密切接触者,一定要守好道德的底线,绝不触碰法律的红线,更要恪守自己的责任,该出手的时候教师就要毫不犹豫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学生的安全。这场普法教育让警钟长鸣,也为大家厘清了一些模糊的法律概念,让大家获益匪浅。
其后,进行了高考学科备课组工作创新方案的展示。抽签上台的包括高三历史组赵伟、高一化学组张晓星、高二生物组廖慧、高二政治组张薇、高一历史组龚麒五位老师。
赵伟老师从备课组的形式创新谈到内容创新,提出了备课一定要有及时性,互动性,可以打造场景沉浸式体验,如采取桌边教研法、碰头式教研、楼道聊天式等;内容上需聚焦“新课标+真问题”,用案例教研法、问题教研法来深度备课。
张晓星老师则从课件、作业、复习资料共享库的建设上来实现日常工作的创新。如可以在云端(钉钉等)建立共享文件夹、资源分类存储、激励组内老师积极上传自己的视频课件等。
廖慧老师认为备课一定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来备课,鼓励老师们多和学生聊天,才知道他们的关注点是什么,困惑有哪些,从而做到精准高效备课,这也可以叫用户思维。
张薇老师则谈到政治组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了实效性很强的教学体系,高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合适的教研形式都给老师们的备课工作增加了趣味性和实用性。
龚麒老师围绕历史学科的困境痛点,深入剖析了以往陈旧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认为困境是挑战也是触底反弹的机遇,可以转变思路进行主题模块式教学。
这场头脑风暴式的探讨,给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新鲜的气息。谋定而后动,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在观念上有了更新迭代,行为才会有刮骨疗伤式的改变。从新教师指导到各备课组展示创新方案,从师德师风教育到教科研课题及教学成果申报研究培训,为期一周的“知识加餐”一定能为老师们的新学期教学注入澎湃动力。
图文|余振南
编辑|李游佳
一审|龙圣武
二审|赵爽
三审|巩国忠 谭美金
上一篇: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一行莅临我校考察交流
下一篇:向党砺行强军志 芯园逐梦报国心 ——记2025级新生军训特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