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的新时代“大先生”和“办人民满意教育”,发挥新时代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5月13日—15日,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基地第十二次集中研修活动圆满完成。
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于维涛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副主编谢凡、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杨全印、邓睿,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彬武,教育部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陈章义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贵阳一中党委书记陈章义及工作室成员,以及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各名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活动。
一、开幕式
5月13日上午,教育部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陈章义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贵阳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陈章义与参会人员共同参观了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及校史馆、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海航心品室,对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历史、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校园文化等进行深入了解。
教育部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陈章义名校长工作室参与成员合影
参观结束后,与会人员在致远楼报告厅召开会议,会议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支部书记韦保宁主持。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支部书记韦保宁主持活动
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彬武在致辞中表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长期以来给予陕西教育大力支持,为陕西省培养了一大批知名中学校长。陕西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三级三类”培养体系,深入研究教育问题,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探索名校长、名师快速成长的路径。
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彬武致辞
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学员、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冯军以“在教育强国背景下对办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再思考”为主题,从学校办学历史、整体情况、未来发展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学校的发展成果,以及作为名校长培养计划学员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教学、学生培养的系统性思考。随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张元芳、常务副校长王中仁、副校长高丽文围绕德育、教学、教研与信息化工作等方面也作了精彩的分享。
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学员、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冯军作整体情况汇报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授以“挖掘名校灵魂,提升名校品质”为题,进行了总结点评。她表示,AI时代教师角色应该从学科教材的讲授者向教育资源的提供者转变,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向共同学习的合作者转变,从校园生活的监督者到向生活体验的陪跑者转变,从知识的消费者向知识的生产者转变,从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者向教育走向生命升华的垂范者转变。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授点评
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于维涛教授以“以三秦汉檄之形求无界万象之星——冯军校长团队的思想之光、文化风骨与实践智慧”为题进行了点评,他指出,一要在机遇和制度碰撞中拓宽名校长的人生价值与成就意义,二要在历史和现实的激荡中探寻学校发展现实基础与文化标识,三要在规律性和高中属性统一中演绎历史主动与理论创新。
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于维涛教授作点评
在上午的交流研讨环节,针对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西安经开第三小学、陕西省西安小学三所学校的汇报,教育部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陈章义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贵阳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陈章义作点评。他提出"教育要留影子"的核心主张,强调教育应通过有温度的引导,在学生心中播下"可感知、可沉淀、可生长"的成长印记。
教育部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陈章义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贵阳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陈章义发言
5月13日下午,全国名校长工作室研究联盟工作规划研讨会顺利召开。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名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与西安市10余位中学校长就全国名校长工作室研究联盟工作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邓睿主持。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邓睿主持会议
会议第二阶段听取了冯军名校长工作室的汇报,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杨全印主持了会议。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杨全印主持汇报会
三、入校交流
5月14日,教育部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陈章义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贵阳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陈章义及工作室成员跟随研修团一行走进陕西师大附中“名校+”共同体成员校雁塔二中、沣西二校、陆港初中,对三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阳光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听取了三所学校的办学分享,收获颇丰。
本次研修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探索“教育强国,学校何为”之策。参训学员们不仅收获了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创新的实践路径,更在互动研讨中碰撞出智慧火花,未来,工作室成员将强化使命担当,传承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努力为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文|陈章义名校长工作室成员
编辑|李游佳
一审|赵爽
二审|顾睿
三审|张忠华
上一篇:【一年一度】第二十二届“云间歌·月中曲”校园歌手大赛总决赛: 筑梦青春,声动未来
下一篇:“贵州省丘成桐少年班”2025年考察邀请公告